中国金融博物馆在沈举办系列大讲堂活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04-24| 浏览量:0

新华网沈阳4月24日电(记者 王炳坤)近日,一场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为题的金融大讲堂,吸引了沈阳众多金融、资本界人士的关注。这是由中国金融博物馆主办,沈阳产业金融博物馆承办的系列大讲堂活动之一。随着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这项活动已成为沈阳市传播金融知识的高端平台。

4月21日晚间举行的这场讲堂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主持,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发表了题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演讲。他介绍,中国的资本市场早期出现在天津,1949年后,天津的资本市场关闭,沈阳成为全国资本市场重地之一,1989年前后,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营业部在沈阳开业,“可见沈阳市很早就有资本市场的基因。”

大讲堂上,高西庆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国债发行方式的演变历史,并重点分析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他向听众讲解金融监管的两种不同路径,让人深入了解了不同监管方式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

主题演讲结束后,沈阳市金融发展局局长项洪峰和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进行了精彩点评。项洪峰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历经坎坷,但是站在新的机制下未来可期。他注意到,在高西庆的讲授中,用市场方式推进金融发展是一个很低的起点,不过一路上升,这是由市场追求效率和寻求创新带来的。当然,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问题,监管的介入就很有必要。他认为,金融创新还要与新技术相结合,并且给予资本市场一定的宽容度。

梁启东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本质是创新的过程,资本市场的途径靠市场发育,主线是调整,关键是观念。“每个人面临很多选择,第一是看不见,第二是看不起,第三是看不懂,最后来不及。”他期望东北政府部门多做“看得见、看得懂”的文章,比如关注区块链、风投资金,以及政府的产业基金如何使用等。

大讲堂开始前,与会嘉宾和金融界人士参观了沈阳产业金融博物馆。业内人士充分肯定了博物馆在金融启蒙、金融普惠和金融生态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产业金融博物馆营造的多元化金融跨界平台表示肯定与支持。

作为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品牌栏目,“博物馆金融大讲堂”为各地金融领域监管者、从业者及相关人士打造学习和观摩金融前沿理念与知识的平台。中国金融博物馆邀请国内金融界翘楚,以及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宁波、珠海、青岛、徐州、贵阳、石家庄等地的政府部门,联合主办博物馆金融大讲堂。